Search


【漫談三伏天】

戊戌年(2018年)的三伏天分別是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漫談三伏天】

戊戌年(2018年)的三伏天分別是
初伏:7/17
中伏:7/27
末伏:8/16

各大中醫院所應該已經開始如火如荼的三伏貼大戰了。而民眾對於三伏貼治療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多為一知半解。三伏貼對過敏到底真的假的有效?阿銘師今天分7點漫談三伏。

1.【三伏天是什麼?】

三伏天,廣義來說是指一年中最熱的三天,它是根據節氣去推算的。算法是每年“夏至“後的第三個「庚日」為初伏,依此加減。

什麼叫庚日呢?對八字四柱有涉獵的朋友應該信手拈來:「干支記日法」。總之我們定義了每一個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天干+地支來記錄(比如甲午年發生的戰爭叫甲午戰爭),當日期為「庚X」,就稱為庚日,可以從黃曆或是google查到。

2.【Why庚日?】

為什麼挑庚日處理過敏? 這要稍微講解一下中醫賴以維生的「五行五臟理論」。

所謂五臟為
「肝心脾肺腎」分屬
「木火土金水」(順序很重要)。這個對應原理有很多解釋,有興趣我可以另外闢一堂課講解,這篇主題不在此。

而古人把天干依序分為「
甲乙(木)
丙丁(火)
戊己(土)
庚辛(金)
壬癸(水)」

庚是等義於「金」與「肺」的。所以挑庚日治療是為了入肺。
(所以長“庚“就是長“金“的意思,現在大家明白了嗎?)

而中醫理論中「肺開竅於鼻」、「肺主皮毛」。意思指鼻子(過敏性鼻炎)與皮膚(e.g.異位性皮膚炎)氣喘的毛病,中醫首先考慮到中醫的「肺」(不是只考慮肺,是首先肺,再考慮其他臟腑影響)。

3.【為何要「伏」?】

終於進到正題,伏這個意思是「潛伏」、「收納」的意思。

夏天酷熱,身體的能量以外散為多。假設將能量比喻為錢,相當於夏天時身體一直在當散財童子,如果又加上晚睡(睡眠為儲存能量充電的過程)、生氣、喜食烤炸辣冰甜……一些耗氣散氣的生活方式,到冬天身體能量就會很低,面對天氣變化就會更容易發作。

三伏貼的idea,就是希望用一些藥物外敷入肺穴位,將能量用「強迫儲蓄」的方式,將能量引導儲存「中醫的肺」的部位,以便冬天時「過冬」不會因為太虛而過敏橫生。

因為強迫儲蓄,這個過程為潛伏,所以稱為「三伏」,同樣也因為氣候炎熱,建議人民不要啪啪燥,潛伏在家休養的意思。

4.【儲存精氣好過冬】

所以三伏貼目的是希望該年秋冬時,寒性體質過敏的病患換季過敏舒緩。而不是眼前的急性過敏。如果急性過敏要快點緩解,建議還是開藥給你吃比較快。

5.【真的有效還是唬爛的?】

根據臨床研究(not only老祖宗經驗)。已經有藥物治療的氣喘患者,搭配三伏貼可以有效改善第一秒用力吐氣量與臨床症狀。但當然其他治療部分更期待實證研究。但個人認為至少這是副作用極低的高CP值治療
(引用林舜穀醫師的文章http://shunkulin.blogspot.tw/2016/08/AcupointHerbalPatchingforAsthma.html?m=1)

6.【一定要在哪幾天貼才有效嗎?】

不用喔!日期是參考。根據臨床發現,其實不用在規定的哪幾天貼也有幫助,可能主要是夏至前後(夏天循環較表層,藥灸敷貼吸收好)或藥灸本身的效應。

7.【真的不用在庚日嗎?會不會就沒有神秘力量?】

我認為主要是藥灸的功效啦,哪來這麼多神秘力量啦!

有興趣了解的民眾可以多問您的專屬中醫師喔!

#三伏 #三伏天 #三伏貼 #過敏 #氣喘 #中西醫師 #黃獻銘 #阿銘師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學貫中西醫的人體結構技師,認為治癒的定義為讓身心靈還原到最初的狀態。 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nd also a MD., who recondition body by acupuncture. We deserve a better way for healt
View all posts